讲座报道|Holger Zaborowski 《海德格尔与超越性问题》

发布时间:2025-05-09浏览次数:10

近期,德国哲学教授霍尔格·查波罗夫斯基(Prof. Dr. Dr. Holger Zaborowski)受邀,围绕“海德格尔与超越性问题”(Heidegger and the Question of Transcendence)主题展开学术报告。

该学术讲座以海德格尔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为脉络:

一、生存论根基
  追溯其早年天主教背景(early Catholicism)与奥古斯丁传统影响,剖析对现代性个体自由的批判,以海德格尔自著诗作为例,解答其自诩为“Christian Theologian”的缘由。海德格尔早期作品强调“真理即无蔽”(Aletheia)与自我否定,融合克尔凯郭尔、尼采等存在主义哲学元素,体现其对神学与现代科学的双重反思。

二、方法转向
  1920年代,其思想由神学转向现象学,提出哲学应成为根本性学科。讲座着重探讨《现象学与神学》(Phenomenology and Theology)中对“超越性”(transcendence)的再定义:从基督教“上帝追问”转向存在论维度的“事实性”(facticity)与在世存在的敞开性。

三、后期思辨
  晚期海德格尔重构了“哲学作为生活艺术”(Heidegger's Philosophy as Art of Living)之价值,我们可以通过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与神学》(Phenomenology and Theology, 1927)、《宗教生活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Religious Life, 2021)、《哲学论稿》(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1936-37),以及学者编著的《成为海德格尔》(Becoming Heidegger,2007)等著作入手,将真理诠释为先在视域的揭示,而非可占有的客体。查波罗夫斯基教授仔细考察了海德格尔宗教思想与超越性观念的演进线索,重点分析了海氏对虚无主义的回应:从国族政治转向自然哲学,并以“最后之神”(the last God)概念尝试重塑神圣话语体系。

提问交流环节,查波罗夫斯基教授就参考书目推荐、海德格尔的哲学语境下Offenbarungsaneignung的阐释、海德格尔对真理概念的理解及其独特性等问题进行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