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中世纪哲学论坛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探讨跨文化视域下的中世纪哲学

发布时间:2022-04-22浏览次数:463

4月15-17日,第三届全国中世纪哲学论坛(暨跨文化视野的中世纪哲学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此次学术论坛以跨文化视野为特征,不仅涵盖拜占庭思想研究、环地中海文化语境多元哲学传统研究以及中世纪哲学跨文化传播与接受史研究等,而且注重从早期、鼎盛时期和晚期三个阶段着重探究中世纪经院哲学,深入地推进了国内中世纪哲学的研究;此次论坛展现了中世纪哲学研究领域人才辈出、论题深入、内容丰富方法新颖,为国内学术研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此次学术论坛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世纪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浙大城市学院新时代文化间关系研究中心协办。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恒威教授代表承办方在开幕式上致辞,热烈欢迎专家、学者和听众参与此次大会。他表示,浙江大学承办第三届全国中世纪哲学论坛,既是学界朋友广泛积极支持的结果,也是浙江大学文脉深远的重要呈现。他期待此次论坛能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夯实浙江大学中世纪哲学研究学术团队成果,探索建构中国学术范式,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史学科积极贡献力量。浙大城市学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院院长王晓朝教授代表协办方致辞,他表示,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并代表协办方向各位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欢迎和期待大家通过线上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共建学术共同体。同时,他表示,作为协办方的浙大城市学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号召,力图尽快建立一支实力强大的、可以投入到一线工作中的宗教学术研究团队,希望国内的专家、学者能够加入到该团队中来,也希望同行在各方面予以合作,共建国家宗教学研究的智库。同时,中世纪哲学专业委员会赵敦华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表示本届会议发表论文的专业水准很高、充分反映了我国中世纪研究教学蓬勃发展、热气腾腾的大好局面。他接着发表题为“信仰与理性关系是中世纪哲学的范式”的演讲,为此次论坛的学术研讨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框架和轮廓,拓展了中世纪哲学的范式(信仰派、理性派与综合派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和历史范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可视为晚期中世纪哲学的延伸)。

研讨会宣传海报

此次论坛通过网络视频会议分场同步在线研讨的形式,三天内共组织了十一场小型学术研讨会,在其中九场研讨会中,51名专家、学者围绕相关主题展开深入而重要的探讨;两场研究生论文研讨会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学者们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轻工大学、兰州大学 、宁夏大学、西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上智编译馆、浙江工业大学等兄弟院校和机构,以及主办和协办方浙江大学和浙大城市学院。据不完全统计,整个论坛的在线观众高达500多人次,坚持听完整个议程的有100多位师生。论坛的流程主要包括发言人阐述自己文章核心思想、点评人予以点评并辅以自由讨论。

部分线上线下与会专家

围绕拉丁教父与早期经院哲学研究专题,北京大学徐龙飞教授探讨了格里高利改革所具有的重要政治哲学意义。浙江大学陈越骅教授从创造的视角阐释了奥古斯丁的希望神学:希望或盼望是一种恩典,是构成灵魂认识上帝的三种相互依存的能力之一;希望指向永恒超越时间,可以帮助人抵挡尘世的诱惑,可以促成人们形成友爱的共同体。中山大学田书峰副教授借由意愿的自由决断分析奥古斯丁的恶的来源观,批评“不可作解释的观点”将恶的来源神秘化,主张自由意志辩护说。山东大学董修元副教授报告了迈蒙尼德对先知预言和理智直观的看法:先知预言是人的一种神圣的、直达事物本质关联的直观能力;除了摩西预言之外,先知预言都需要想象力和理智的作用;谨慎区分作为想象力产物和作为理智产物的标准。上智编译馆赵建敏指出了与托马斯·阿奎那齐名的波纳文图拉(St. Bonaventura)的回归上帝的五条道路:感知之路、技艺之路、理性哲学之路、本体哲学之路、伦理哲学之路。武汉大学李宜从柏拉图哲学、基督教神学等视角分析“逃入逻各斯”的神哲学意蕴。西北大学教师李艳博士论述了奥古斯丁的骄傲观:骄傲即违背上帝命令的心;基于对个体生命和人类历史的分析指出,这种骄傲之心产生原罪和罪恶,谦卑是医治骄傲的良方和一切美德的必要起点。浙江工业大学陶杨华博士探讨了上帝之城与心灵秩序的关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师张迎迎分析了奥古斯丁建构光照论:融合柏拉图的认识论和基督教神学思想,指出基督之光照亮内在之人,从认识能力、认识内容、认识过程和目的等方面滋润人;深远地影响了基督教哲学和西方近代哲学。

围绕鼎盛时期和晚期经院哲学研究专题,武汉大学翟志宏教授以阿奎那区分存在与本质以及存在优先于本质的学说为前提,指出阿奎那考察三种实体以阐释共相问题,在共相问题探讨上具有突破性和指引性。山东大学王涛研究员分析了论述勇气的两种进路,即亚里士多德式的勇气观和阿奎那式的勇气观,并借由田立克(保罗·蒂利希)指出现代勇气观远离灵性的弊病。武汉大学车桂教师呈现了阿奎那的圣言学说:圣言在永恒中的起源、特征和位格称述,圣言降世为人,以及圣言作为救赎历史的本源和目标。东南大学副教授梁卫霞论述了阿奎那自由意志论综合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智选择思想和波爱修斯的理智自由意志论,形成了完备的理智主义的自由意志论,实现了自由意志论从道德主义到理智主义的转向。华中科技大学教师归伶昌博士探讨阿奎那行动理论中的道德运气思想:作为一种质形论结构,道德运气作为行为的质料部分参与到行动的善恶中,但这种影响仅仅限于此世的善恶,不涉及来世的善恶;这种理论有效地限制了对道德行动进行善恶判断的干扰。中山大学江璐博士报告的是邓斯·司各脱论共时偶然性,中国人民大学雷思温副教授以“存在论神学”中上帝的超越性和内在性之间的矛盾(类比的崩溃)为线索,呈现了以艾克哈特等人以神性单义性构建的一本之路和以斯各脱等心灵内在单义性构建的二元之路,彰显了托马斯主义体系的重要意义以及类比崩溃带来的近代效应。哈尔滨工业大学葛维杰博士探讨阿奎那对人性行为和模仿自然的思想。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师许可博士探析了阿奎那《<论灵魂>评注》中的感知理论:阿奎那通过反驳古希腊“相似者被相似者认知”原则,又融合自身形而上学体系中“主动者使被动者相似于自身”与“被接受者按照接受者的样式被接受”两条认知原则,解决了古希腊感知论中的同一性问题,彰显其感知论中独特的表象主义特征。北京大学吴天岳教授以大阿尔伯特理智理论为切入点,借用“智能的阴影”比喻,深入探讨了阿尔伯特独特的理性灵魂本体说,为汉语学界探索阿尔伯特的思想宝库提供重要参考。武汉大学徐弢教授、武汉学院李思凡博士探讨了中世纪“阴间”观念:它不仅源自《圣经》中的描述,而且受希腊罗马灵魂实体说、灵肉二元论影响;但阴间学说对于人的灵魂在肉身死后状态并没有明确而统一的描述;这使得人们在灵魂本质及其与肉身关系问题、末世论、救赎论等产生分歧,进而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宗教改革的发生。武汉轻工大学白虹教授指出:基于阿奎那“感觉欲望服从于理性”不同于身体对灵魂的服从,区分了统治自由人的政治权威和统治奴隶的制度差异,启发了后世的政治权利思想。苏州大学何宝申教授基于可能世界语义学模态理论,批评指出潜能主义预设却没有证明现实主义,提出不同于当代潜能主义的新潜能概念,并论证“存在潜能”以及“潜能性的可能主义”为真。

线上线下专家进行交流

围绕希腊教父与拜占庭思想研究专题,北京师范大学张百春教授深入阐释了“拜占庭思想”的内涵,北京大学徐凤林教授以俄罗斯哲学家弗洛连斯基为核心,探讨了东正教的艺术观:所有文化可以分为中世纪文化类型和文艺复兴文化类型,后者是对前者的堕落;其理由在于:文艺复兴的文化把自然主义艺术狭义地理解为照相式的、现实主义的透视艺术,这种透视的艺术观简单化地理解了活生生的世界,缺乏积极主动性、丰富的可能性;基于此,弗洛连斯基支持反透视的艺术观。山西师范大学教师聂建松博士以俄利根、波菲利和(伪)狄奥尼修斯为核心,展现了“洞穴喻”以光明与黑暗的为基础到以无知和黑暗为基础的转变。宁夏大学教师马斌博士认为,大马士革的约翰之代表作《知识的泉源》及其系统神学的构建,从主题、论证和方法等方面都推进了系统神学的发展,因而可以视为基督教系统神学出现的标志。中山大学穆澜博士探析克莱门特的神化思想及其理论渊源,试图发觉该理论背后的思想传统,并通过名义、类比和隐喻(该层面包括伦理的和实际的层面)三个层面论述神化的含义。

围绕环地中海文化语境中的多元哲学传统专题,兰州大学丁士仁教授基于《幸福的灵丹》探究了阿拉伯哲学家安萨里的幸福观:灵魂是人的本质,灵魂的幸福是人幸福的重要指标;幸福可分为欲望的幸福、美德的幸福、正义的幸福、认主的幸福,其中后三类是人所追求的目标,“认主之幸福”是人的终极目标。北京大学沙宗平副教授以伊本·西那的《论灵魂》为核心,探究了中世纪哲学的跨文化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刘一虹教授则基于《论灵魂》阐释伊本·西那的灵魂观:介于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尔的灵魂学说之间,主张灵魂有生而无死的半永恒论;通过区分灵魂的思辨理智和实践理智,彰显了“二重灵魂说”,即思辨理智是可以脱离身体而存在的,实践理智必须与身体结合在一起才能存在;所有生物都具有非理性灵魂,非理性灵魂、思辨灵魂和实践灵魂构成正反合的辩证关系。陈诗谭博士探讨了阿尔·法拉比关于理性圆满的思想:世界是作为必然存在的、至善至美、完美理性的造物主从无中创造的;在柏拉图主义“生成论”基础上发展出阿拉伯哲学的“流溢论”,即“真主”思悟自身流出了其它可能的存在,“真主”与万物之间的关系,是单一与殊多关系;人被赐予的圆满较少,应当积极行善将灵魂超脱于物质层面,达到理性的圆满。浙江大学伊什拉克·阿里(Ishraq Ali)博士探讨了古典希腊哲学传播到中世纪穆斯林哲学的两种方案,包括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先贤方案和以彻底理解时代的宗教与政治形势为核心的宗教政治语境方案;同时,理解古典希腊哲学向中世纪穆斯林哲学家的传播是理解中世纪穆斯林哲学(尤其是其政治哲学)本质的关键。

围绕中世纪哲学的跨文化传播与接受史研究专题,中国社科院周伟驰研究员通过考察高一志、阳玛诺等耶稣会士、安文思所译《神学大全》、奥斯定会士白多玛《四终略意》对奥古斯丁末世论的引用进而指出,奥古斯丁末世论在明清就传入中国,并在“四终论”、神学译著和释经著作中,以语录格言的形式流传于世。山东大学濮荣健副教授借由阿奎那的上帝观进而论证“Theos”的中文翻译为“神”更符合真理和福音书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袁朝晖副教授以天国、此世和教会为基本机构,展现了奥古斯丁的天国论与梵二会议后的天国论。华中科技大学林纯洁副教授借助符号学分析路德的玫瑰纹章得出,玫瑰纹章作为一种神学符号,既象征了路德的“因信称义”神学观念和十字架神学,又象征着路德在神学思想上的继往开来的特征。上海大学特聘教授黄保罗则以马丁·路德的思想基础,阐释人的本质和尊严,即人具有主体性、神性和罪性,并呼吁第三次启蒙。

围绕晚期希腊哲学与拉丁教父研究专题,浙大城市学院王晓朝教授通过词源学追溯了功利观念的汉语传统和古希腊渊源,并指出古希腊哲学家对功利的不同理解:自然哲学家偏重于思考事物的功能,色诺芬偏重于思考利益,智者重视各种技艺的有用性和有效性,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亚学派则运用了功利的功能论思想。与此同时,西塞罗改造和综合以往的各种功利思想并创造了完善的功利论神学,成为现代道义论体系中的重要思想。清华大学瞿旭彤副教授以普林斯顿大学埃里克·格雷戈里(Eric Gregory)教授著作《政治与爱的秩序:一种奥古斯丁主义的自由公民伦理》的中译本出版为契机,讲述格雷戈里教授和中文译者李晋博士的治学精神和精神风貌;指出作者在处理现代性语境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张力问题所持有的奥古斯丁主义的自由主义方案,并概括出该书主要思想;指出该书值得推荐的四点理由,包括学术研究方法上的典范、思想交锋上的标杆、面向现实回归传统开发新的可能方案的模范、汉语学界处理古今问题的镜子。湖南大学花威副教授以奥古斯丁对几位皇帝的评价为引子,展现了奥古斯丁对于尘世国家的观点:肯定尘世国家在救赎历史中的积极价值,抛弃乐观设想的基督教共和国的梦想。北京师范大学张欣副教授通过两个方面论证《忏悔录》文体的形成受到了奥古斯丁的灵魂论的影响:普罗提诺和《诗篇》影响了奥古斯丁的灵魂复合性;灵魂的三种能力——记忆、理解与意志——是上帝在人身上的形象,记忆如同圣父超越时空,理性如同圣子,意志则如同圣灵,而记忆与作为上帝的永恒在灵魂中的回声的时间紧密相连。复旦大学贺腾副研究员通过分析奥古斯丁对幸福定义从“拥有上帝”到“亲近上帝”的转变,阐释奥古斯丁从理智主义幸福转向意志主义幸福论;同时指出,这种意志主义幸福是动态的,乐观的幸福论。

研讨会现场

在两场研究生论文研讨会中,中国人民大学黄威博士生基于《论三位一体》深入解析了奥古斯丁的内在语言的思想,强调由“记忆—理解—爱上帝”和“记忆—理解—爱作为上帝形象的心灵自身”产生的内在言便是“上帝形象”,是人在未直观上帝之前认识上帝的必由之路。北京大学宣平安博士生追溯了希望观的历史脉络与主要问题,并着重分析了阿奎那的希望观及其对主要问题的回应以及具有理性与信仰相协调的特色。清华大学硕士生胡嘉乐探析了《忏悔录》第十卷人神相遇两种倾向之间存在自然与恩典的张力与统一:自然的有限和张力让寻求中的人必须仰赖恩典,而恩典和创造成就自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端木义谦探讨了波埃修斯主体性认识论及其对自由意志等问题的影响。北京大学博士生孙嘉阳试图结合对共性、普遍性等概念的讨论合理地推导出邓.司各脱的个体性概念及其重要意义。同济大学博士生肖馥如通过对比柏拉图的《会饮》与斐奇诺的《论爱》中的文体、情节与爱神形象指出,斐奇诺以寓意之诗改造了柏拉图的哲学之诗,以连接感性与神性的、整全的爱-美循环体系改造柏拉图的爱-美的上升阶梯,用富有人文色彩的英雄爱神替换了柏拉图式的哲学家爱神。复旦大学博士生赵炜蓉厘清了路德因信称义思想的五个神学来源,因信称义的本质——完全被动的被赐予的称义,因信称义造就了新的人观。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杨恺成论述了俄罗斯当代哲学家霍鲁日对东方基督教的静修主义的研究及其具有的协同人学思想。

此次论坛在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俊教授的感谢辞和中世纪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吴天岳教授的致闭幕辞中结束。对于此次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等都非常满意。武汉大学翟志宏教授认为,此次论坛具有三个重要特征:1.问题的开放性,问题域范围比较广,思想讨论也具有开放性;2.视野多样性,这体现在中世纪哲学呈现视角的多样性和每个学者视野的广深性上;3.国内中世纪哲学研究成果喜人,“将有一树好花开”。徐龙飞教授总结此次会议的四个特征:1.中世纪人才队伍兴盛,老中青学者济济一堂,老一辈学者筚路蓝缕,中坚学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新兴学者实力雄厚、遍地开花,黄威、宣平安等与会研究生的研究具有特色,是中世纪哲学研究的新生力量;2.论坛主题广泛,方法多样;3.内容丰富、报告充分、讨论激烈;4.由衷感谢参与此次论坛组织工作的各方。此次论坛联络积极,准备充分、组织严密、执行有力,是一次圆满成功的大会。承办方、会务组织团队主要成员陈越骅教授表示,此次论坛的举办,虽然因疫情几经曲折,但在浙江大学各级领导的支持和肯定之下,在专业委员会及参会师生共同支持下,在会务组团队的辛劳下,严守防疫政策,做好服务工作,终于顺利成功举办。他表示,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及其带领的团队愿意一如既往积极承办全国学科、专业性学术会议,主办各种学术活动,希望与同行学者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学术繁荣进步。在接下去的自由讨论环节,王晓朝教授表示,以往学术研究工作可以总结为学科的建设工作,这个工作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对于学者而言,保持一种开放合作的态度,对个人、学校等而言都非常重要。北京大学沙宗平教授表示,通往真理道路总是充满坎坷和荆棘。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一步一步往前走。曲折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视野非常好,可以帮助各个学者跨出自身研究的局限,汇入学术思想研究的大海。整个论坛在中世纪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吴天岳教授的闭幕致辞后圆满结束。他致辞说,自2017年委员会成立以来,该委员会主办了三届全国范围的学术研讨会;此次论坛的举办也是经历曲折,感谢承办方、协办方的支持,让此次论题得以成功、顺利举办,也感谢各位学者的积极参与,促成论坛的发展壮大。他同时期待大家参与预定2023年在中山大学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中世纪哲学论坛,期待能够与国际合作,呈现国内中世纪哲学研究的成果。

作者:王伟平

审稿人:陈越骅